一、项目背景
我校教育学院与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建立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将STEM+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引入到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此项计划需要培养一批有志向从事STEM+教学与研究的师资队伍,为此,计划开展STEM+教师培训项目,并于今年8月开展第一阶段,黄勋章的培训。
二、STEM+培训级别介绍
黄勋章:在天华学院选拔的基础上,由STEM+研究中心培训师实施40课时的入门实践级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由STEM+研究中心授予黄勋章。
蓝勋章:获得黄勋章的种子教师,经过一学期的开课实践后,再实施40课时的实践反思培训。因为已经有了亲身实践的体验,蓝勋章的培训在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反思的环节,经培训考核合格,由STEM+研究中心授予蓝勋章。
培训项目具体目标、内容、方法等详见附件。
三、培训方式
包括且不限于:PBL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STEM+高效合作学习,工程设计,技术的应用,体验学习,角色扮演,导向性反思,基于游戏的学习,多元化综合学习系统。
四、培训时间、地点
培训时间:第一阶段黄勋章培训2017年8月28日-30日全天(第二阶段待定)
培训地点:教育学院,光204(暂定)
交通方式:自行解决,学校8月29日开始有班车运行。
五、报名选拔和工作要求
1.培训师选拔条件:有一定的教育学或理工学科基础,喜欢动手或善长工程制作优先;具备管理支持学生创新活动的经验;有两门或以上的跨学科教学经验;熟悉信息技术工具与网络平台;拥有开放的思维与探索创新的精神;有兴趣和热忱的青年教师。
2.报名方式:即日起开始报名,截止6月26日(过时不再受理报名)。教育学院、儿童发展研究院教师提交报名表电子版(见附表)至教育学院,联系人:徐娟18916569125, 021-39966091,邮箱:5386266@qq.com.
天华学院其他部门教师提交报名表电子版(见附表)至人事处,联系人:李艳艳13817310896,021-39966712,邮箱:849476444@qq.com。
3.教师选拔:经过教育学院和人事处共同商议确定人选,名单公布之后,教师需按照要求的时间参加两个阶段,黄、蓝勋章的培训,不允许请假,中途退出需自付培训费。
4.工作要求:由单位资助的教师,经过培训,拿到STEM+培训师(黄、蓝勋章)资质后,需要与人事处签订一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自愿服务教育学院的STEM+课程教学与研究项目或服务天华学院相关创新创业的教育项目。违约教师,或不愿意服务相关项目的教师,需要自行承担培训费用,每人8000元。
特此通知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人事处
天华学院教育学院
天虎学院儿童发展研究院
2017年6月19日
附表: STEM+培训师项目报名表
姓名 | | 工作部门 | |
职称 | | 职务 | |
手机号码 | | 微信号 | |
QQ号 | | 电子邮箱 | |
培训费用来源 | 请勾选注明(教育学院资助/人事处资助/部门资助/自费) | ||
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
| |||
参加STEM+培训项目的原因和计划
|
附件:STEM+教师培训(黄、蓝勋章)项目说明
一、STEM+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总纲
建立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评定总纲,分为建立学习环境、建立科学性的理解、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工程实践中、融合科技技术四大类,16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具体指标归类见下表。根据总纲开发和研制课程。
第一方面 建立学习环境 | 第二方面 建立科学性的理解 | 第三方面 让学生参与到科学工程实践中 | 第四方面 融合科技技术 |
提升教室文化 •师生互动 •教室规则和程序 •物理空间 •教师和教室的聚焦 •对于失败的回应 | 实施探究式学习 •关注 •资源 •方法 •结果 | 培养科学性研究 •发现并完善研究问题 •恰当的研究设计 | 融合科技技术 •技术融合 •用技术来增强学习 |
定位学生的误解 •找出学生之前的观点 •解决误解 | 培养用工程思维解决问题 •计划与设计 •建立及测试 | 计算思维的方法 问题分解 模式识别 抽象提取 算法设计 计算思维的品质 处理复杂性的信心解决难题的持久性 处理歧义的能力 处理开放式问题的能力 合作取得成功 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 |
建立合作式学习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学生的独立性 •合作与矛盾的解决 | 辅助提问及交流 •规定内的实施时间 •认知层面 •平衡的回应 •对学生反馈的跟踪 | 鼓励数据分析 •收集并且整理数据 •演示数据 | |
联系教室外的学习 •与真实世界建立联系 | 善用评价体系 •评价 •不同的评价方式 | 实施项目化的学习 •真实问题 •自主学习 •有效沟通 | |
| 培养科学文学素养 •科学阅读 •科学写作 •使用科学笔记 •发展语言和词汇 | 实施有理有据的推理过程 •建立学习支架和识别差异 •忠实的实施过程 | |
| 推行科学的论证 •教师指导下的聚类分析 | |
二、黄勋章培训目标和预期收获
参与培训的教师将:
1.知道并理解什么是STEM教育,其目的目标、意义和实施STEM教与学的核心要素;
2.体验STEM+课程的教学方式和高效合作的课堂组织形式;
3.掌握STEM+课程的教学工具及教学理论;
4.完整实施一个STEM+项目/课程;
5.学会使用STEM+课程评估体系支持教学;
6.理解学生STEM综合能力素养评价体系及学会应用过程性评价。
黄勋章培训模块:
模块 | 内容 |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与STEM课程 | 为什么要开展STEM实践? STEM素养与+号的含义? STEM学校实践的模式 |
STEM+入门体验工作坊 | STEM+项目/课程中放入了100多种高效合作的多元课堂模式。 参与工作坊,体验QQT高效合作课堂和拼图式合作学习法的使用,让你的课堂马上动起来! |
体验平板电脑、3D设计与打印、Arduino智能控制、DIS科学实验、机器人等数字技术象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技术和课堂无缝贴合。 | |
热身活动 | 小工程挑战,手动脑动 |
网上探究与信息搜集 | 什么是调查研究? 认识网站与评价网站? 话题、关键字和术语搜索? 版权 如何记录和整合信息? |
组建学习中心 | 通过参与科学中心、艺术中心、信息中心、工程中心、故事中心等不同的学习中心的活动,学习高效合作的课堂组织模式。 |
组织头脑风暴 | 头脑风暴的黄金法则与提问技巧 |
设计科学实验 /技术融合 | 实验室的安全法则 小学科学实验基础 设计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 DIS数字科学仪器的使用 |
热身活动 | 有效的沟通 |
人文共情与发现问题 | 人文的范畴 什么是共情? 如何基于共情发现问题? |
科学的定义问题 | 有结构的科学探究 |
创意设计与工程制图 | 激发创意 三视图的制作 3D建模与软件 |
工程制作与演讲准备 | 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喂鸟器”的制作、艺术美化,准备产品推荐会的演讲报告和产品海报 |
热身活动 | 高效合作 |
测试改进 以学生为中心的分享 |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灯关灯”分享学习课堂模式 |
STEM+产品演讲 | 产品演讲 “三明治”点评法 |
STEM+科学节, 提高学生的创意和想象 | 通过10个与鸟的研究相关的科学、工程、艺术等小活动,学习如何设计并组织STEM+科学节,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
主题演讲、案例分享 | 精细化的教案设计驱动学生 |
学习资源和评价平台 | 熟悉学习平台资源如何登陆、下载、上传、发起讨论、建立页面等 |
教案设计 | 在有经验的教师带领下熟悉项目,讨论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制作体验,撰写一课教案。 |
沙龙 | 集中交流和答疑 |
三、蓝勋章培训目标和预期收获
参与培训的教师将:
1.从课堂模式、信息技术、科学精神和过程记录等4个模块的课堂实例进行剖析,发现问题和挑战,提出解决方案和分享课堂经验。
2.教师个人课堂实践中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总结、反思、分享和交流,专家针对性进行指导。
3.高效合作的课堂模式。
4.强调工程设计的科学实践。
5.发展技术素养,选择和使用技术的能力。
6.学生STEM+素养评价。
蓝勋章培训模块:
模块 | 内容 |
教学与教研 | 指导在基地学校进行课堂实践 打磨8堂不同角度的案例课 |
实践与反思 | 分享STEM+优秀案例 组织每位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 指导改进形成特色《案例集》 |
高效合作的课堂模式 | 建立合作式的学习 有趣的分组 善用思维方法和工具,提升教室文化 Q图[1],Sage & Scribe[2],合作阅读等教学法 |
科学工程实践 | 有结构的科学探究 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 感知真实世界-DIS数字科学设备支持下的实验探究 发现并完善研究问题,恰当的研究设计 |
融合科技技术 | 技术素养 |
教育技术在课堂的应用 | |
计算思维 | |
基于游戏的学习 |
上海市史坦默国际科学教育研究中心
2017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