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行第44期博士沙龙: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及热点研究

发布者:张晓星发布时间:2023-03-17浏览次数:11


38日女神节之际,中午11:30分图书馆四楼报告厅举行第44期博士沙龙,本期沙龙来自学前教育学院的博士教师扶跃辉与张丽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分别以“社会生态学里的‘儿童’”和“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研究话题”为主题,为大家献上一份女神节礼物!我校教师对该话题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报名十分踊跃,80余名教师积极参加了学术活动,教师工作部副部长李艳艳主持。



(扶跃辉博士做分享)

首先,张丽博士通过一个游戏活动,引入了西方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的生态学理论。生态学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该理论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儿童发展过程中个体和一个变化着的环境之间进行的相互作用,从而了解生物学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该理论具体包括五大环境系统: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宏观系统、时间系统。分享的最后,张丽博士带领大家一起分析了一个视频典型案例,让大家进一步理解了生态学理论,并了解了生态学中儿童是如何成长,启示教育者、父母以及城市居民如何努力为儿童共建一个全方位提供关怀与支持的生活与教育环境,并推荐图书《举全村之力:希拉里谈教育》做相关深入阅读。


接下来,扶跃辉博士分享了国内学者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儿童发展与教育模式的话题与研究趋势。系统回顾国内学者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探讨儿童肥胖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处境不利儿童以及融合教育等问题。重点介绍社会转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生态模型、我国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以及疫情居家期间父母教养方式与复学后欺凌受害及抑郁的关系等三个研究,并提出未来的研究趋势。如深入分析生态系统间互动的机制,为儿童和青少年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积累更为丰富的实证证据。

沙龙最后特别安排了问答环节,聚焦良好的儿童生态系统创建,多位老师与张丽博士和扶跃辉博士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与交流。这期沙龙有着较强的学术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家对现实生活的理解于认知,也帮助大家了解到了生态学理论在科研中的实际应用。大家深刻意识到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多个生态系统的协同支持与参与,意识到自我对他人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他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会无形中施加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共建一个配得上所有的孩子的“村庄”,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